土壤型態 無說明內容
土壤酸鹼度(pH值)與作物的生長、土壤中各種微量元素的有效性、微生物的活性、有機物的合成與分解、氮磷等營養元素的轉化與釋放、土壤保持養分的能力,以及其他土壤理化性質、土壤化育與分類等有密切的關係,是十分重要的土壤性質。
排水良好-常年可栽種作物,而且沒有水分過多引起的災害,田間的操作一整年都不受影響。灰斑出現於表土80公分以下。
排水不完全-部分作物生長或田間操作稍為會受到水分過多的影響。灰斑出現於表土50-80公分以內。
排水不良-土壤剖面經常充滿飽和水分,而且嚴重限制作物栽培的種類,並影響作物生長及田間操作。灰斑出現於表土50公分以內。
排水極不良-地表經常積水,除了水生植物外,其他旱作無法生長。 灰斑出現於表土30公分以內。
土壤有機質含量用於推測土壤在作物生長期間可以供應氮素的潛力,亦可用於提供田區可以用施用農藥量之推估。
(單位:%)
土壤質地為土壤顆粒的組成。表示土壤粗細之程度,或土壤中土粒大小分布之相對比率。基本上是指粒徑2mm以下的組合。主要是以沙粒、坋沙及粘土三大部分,然後再依其粗細再細分。沙粒粒徑介於2mm-0.05mm,坋沙介於0.05-0.002mm,而粘土小於0.002mm以下。
沙粒常含許多原生礦物如石英及含鋁矽酸鹽類如長石、雲母,其中石英因不易風化,故在土壤中除非經過長期搬運,常呈現原始狀態。坋沙因粒子較細,肉眼不易看清,但與沙粒相似,亦以石英佔優勢。黏土則除極少量的原生礦物,如石英、雲母外,多為次生之粘土礦物,呈現片狀或板狀,肉眼及觸摸均不易辨識。
土壤質地的分組並沒有一個共同的標準。然我國沿用美國農業部的分組標準係以三角圖列說明。共分為十二個質地組,即沙土、壤質沙土、砂質壤土、壤土、坋質壤土、扮土、砂質粘根土、粘質壤土、坋質粘壤土、砂質粘土、坋質粘土、粘土。含石塊或石礫頗多之土則於質地名稱之前,以石礫的形容詞描述,如礫壤土。
陽離子交換能量與土壤陽離子元素之儲存能力(保肥力)、石灰施用量估算有關,以供為土壤養分管理及廢棄物處理或土壤改良、模式分析之用。
(單位:cmol+/kg soil )